科普小知识日常生活常见烧伤的预防
烧伤(包括烫伤、电烧伤、化学烧伤等)是所有伤害中最具破坏性的伤害之一。烧伤导致的瘢痕增生、毁容、身体残疾、行动障碍及心理障碍,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严重的烧伤可因并发症而死亡。全球每年与烧伤相关的死亡患者约30万人,在我国估计每年每百万人口约有-人发生不同程度的烧伤,其中多数烧伤事故发生于日常生活之中,而家庭是日常生活烧伤的主要场所。因此,发生烧伤时,除了要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及时急救外,更为重要的是尽量减少烧伤的发生。重视日常生活中引起烧伤事故的高危因素和发生烧伤的高危人群的预防,防患于未然,
是减少烧伤发生的重要措施。
日常生活烧伤与起居饮食、家庭活动、社会交往等日常活动密切相关,其主要的致伤场所为家中。不同的家庭模式对日常生活烧伤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其中单亲家庭、大家庭和母亲怀孕期间的家庭有较高的烧伤风险。日常生活烧伤主要的致伤因素有水电气、热油、高温蒸汽和高温物体等。其中烧伤的90%以上为热液烫伤,其次为火焰烧伤和电烧伤,化学烧伤、放射性烧伤等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少见。日常生活烧伤还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以夏季、冬季为高发。儿童、家庭主妇和老人为高发(高危)人群。日常生活烧伤的预防,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针对高危人群进行预防
儿童、家庭主妇和老人是日常生活烧伤的主要高危人群。针对不同高危人群烧伤,可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1)儿童日常生活烧伤预防:烧伤是我国儿童意外伤害的第三大原因。儿童烧伤约占全部烧伤的1/3。儿童对外界充满好奇心、喜欢模仿、好动,但缺乏安全意识,辨别和躲避伤害的能力较差,生活依赖于监护人照顾等,使得儿童在世界各国具有较高的烧伤发生率。
6岁以下低龄儿童烧伤的预防:6岁以下低龄儿童的烧伤原因主要为烫伤,其次是火焰烧伤和电烧伤。热液是低龄儿童最主要的烫伤原因。家庭是其主受伤场所,多发生于就餐和沐浴时间。多数由于在进食喂养过程中热汤、热牛奶、热水打翻所致,或儿童掀翻或者跌入盛装热液的容器如热水瓶、热水锅、热水桶等而受伤。在淋浴、洗澡时,水温过高,或者热水器水温控制不稳定常常导致儿童烫伤。因此,对于6岁以下儿童烧伤预防,重点在于儿童监护人烧伤防范意识的树立和烧伤预防知识的普及。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应在儿童的不同年龄阶段进行针对性的烧伤防范安全教育和行为引导。在婴幼儿阶段,家长要时刻注意将可能造成烧烫伤的危险品远离儿童放置,并明确告诉儿童不许碰触。如将热水瓶、熨斗、热水、热汤等放置于儿童不能够着的位置。家庭布置以安全第一作为主要因素考虑,如在餐桌上不要摆放桌布,以防孩子拉下桌布,弄倒桌上汤碗、暖瓶等导致烫伤。在学龄前阶段,要注意教育孩子不能用湿手触摸电线、插头及开关等设备,不要用手、金属物或铅笔芯等物体去拨弄开关和电源插孔等。
6岁以上儿童烧伤的预防:6岁以上儿童的的烧伤原因与6岁以下低龄儿童有所不同,烫伤作为致伤因素的比例下降,火焰烧伤和电烧伤的比例上升。家庭作为受伤场所的比例下降,公共场所作为受伤场所的比例上升。这种变化与随着儿童年龄增大其在户外活动时间增多有关。对于6岁以上的学龄儿童,要着重强调室外与火焰烧伤和电烧伤有关高危因素的预防。家长要注重逐步教育孩子基本的电安全知识,区分导电和非导电物体,使孩子从小具备电安全意识,叮嘱孩子不要在电线上面搭挂、晾晒衣物。在户外玩耍时,教育孩子避开户外有配电设施的场所,不要攀登户外变压器台墩(架),不要攀爬高低压电杆和晃动拉线,不要在电线下进行球类体育活动,不要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户外燃放鞭炮需家长陪同等。遇暴雨天不要在大树下避雨,防止雷击等。
农村“留守儿童”烧伤的预防: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大量的“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相当部分儿童交由年迈的老人或者年龄尚幼的兄弟姐妹照顾,从而使儿童得不到良好的监护。由于儿童得不到良好监护和教育,导致儿童意外伤害事故包括严重的烧伤事故时有发生,必须引起全社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