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关心的电热炕,是啥样的

3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的审议,民生问题依然是他牵挂的“心事”。

听取了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工商联合会主席阿生青发言后,习近平总书记问:

“班彦村这个电热炕是什么样的?”

“比较实惠,一晚上就一度电、几毛钱。”阿生青回答道。

电热炕是什么样的?是不是传统的电热毯?

这个问题可能有很多小伙伴都不是很清楚。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这个“神奇好物”吧!

电热炕≠电热毯≠火炕

火炕

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火炕对北方人来说并不陌生,是居室中常见的取暖设备,是用土坯或者砖块垒成留有烟道的炕。土炕靠燃烧秸秆、柴、煤等燃料产生的热气流来给人取暖。

到了冬天,一家人躺在暖和的炕上或是围坐在炕上吃饭、看电视,十分惬意。

电热毯

电热毯,又名电褥,是一种接触式电暖器具。

它将特制的绝缘性能达到标准的软索式电热元件呈盘蛇状织入或缝入毛毯里,通电时发出热量,可以铺在床上、沙发上等需要取暖的地方。

由于方便控制、体积较小,电热毯也成为无数北方人在没有暖气的南方挨过冬天的不二法宝。

电热炕

电热炕是将电热板(不同于电热毯的电热转换设备)铺设在已经盘好的炕上,通过控温装置实时调节温度,以达到恒温取暖的效果。

电热炕兼备了火炕和电热毯的优点,能让土生土长的北方人在干干净净取暖的同时,感受到躺在炕上的那种踏实。

最最重要的是:环保、安全、节能。

01

环保

用清洁的电能替代了秸秆和煤等燃料,不会排放二氧化碳,更不会有烟熏火燎的感觉。

02

安全

避免了因炕体裂缝或燃料燃烧不充分而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危险。

03

节能

升温快,可控温,耗电低。

一般的电热炕由4块1.7米×0.7米的电热板组合而成,用电负荷约瓦。考虑到电热转换率及温控开关的配合使用,电热炕日用电量在2千瓦时左右,费用不到1元钱。

电热炕是如何工作的?

在北方特别是青海地区推广使用的电热炕,其发热材料主要有碳晶、碳纤维、电热膜、金属发热丝等,工作和控制原理基本相同。

以比较常用的碳晶电热板为例——

工作原理:碳晶电热板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热体中的碳分子团产生“布朗运动”,碳分子之间发生剧烈撞击、摩擦产生热能,并以远红外线辐射的形式对外传递热量。

转换效率:碳晶电热板的电能与热能转换率能达到98%以上。

为什么要在青海

大范围推广电热炕?

青海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对国家生态安全、民族永续发展负有重大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造福人民、泽被子孙。

国网青海电力积极履行央企社会责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年考察青海时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要按照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居民可承受的方针,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尽可能利用清洁能源,加快提高清洁供暖比重”的重要指示精神,服务青海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保护“中华水塔”,改善和提升农牧区居民人居环境和生活品质,在青海全省范围内推广实施包括电热炕在内的清洁取暖项目。

01

年11月7日立冬这天,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的青海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整村搬迁至位于山脚下的新村里,红瓦白墙的新屋在冬日的暖阳下格外醒目。

新村里路好走了,电好用了,生活比在山上方便了很多,只是家家户户保留的煨火炕的习惯,让村里青烟四起,既不卫生也不美观。

为解决村民的实际困难,国网青海电力结合“煤改电”项目实施,为班彦村的每户村民家中安装了2个电热炕。

少了煨炕的辛苦,没了炕烟的烦恼,一张红板子、一百多元的电费,就可以整个冬天都睡热炕。

有心的村民吕有金还发现出了电热炕的另一个妙用——利用电热炕的恒温功能发酵酒糟。有了这个“神助攻”,吕有金酿的青稞酒口感更香醇了,酿酒作坊的生意也更红火了。

02

不仅在河湟谷地,在距离省会西宁多公里、平均海拔米以上的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当地居民也过上了清洁取暖带来的新生活。

“现在的冬天和往年不一样了,教室和宿舍里暖和多了,校园里也干净了。清洁供暖让我们这里的天更蓝,水更清了。”玛多县民族寄宿制中学学生仁青卓玛很喜欢校园的新变化。

年,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与青海省委省政府在北京会谈时确定:在助力脱贫攻坚的同时,助力青海全国生态文明示范省建设,将玛多县全域清洁供暖作为国家电网公司推进北方地区清洁供暖的西北区域示范项目。

按照玛多县清洁供暖三年规划,如今,玛多县城已实现清洁取暖的全覆盖。

国家电网公司捐建的玛多民族寄宿制中学清洁取暖项目,成为我国首个高寒高海拔清洁取暖示范项目。

花石峡镇藏文寄宿制小学清洁能源智慧用能项目也于去年8月投入使用。

今天的玛多县已成为黄河上游乃至青藏高原“无煤化”清洁取暖示范县。

03

电能作为广泛使用的清洁能源,在青海,电能替代不仅聚焦取暖方面,也在逐步向餐饮电炊、景观旅游、农业配套等领域拓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被誉为“高原小三亚”的黄南州尖扎县德吉村,黄河、沙滩、阳伞……会让你以为自己真的在三亚。

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易地搬迁至此的德吉村村民做起了旅游生意。

村民英措借着这股东风,开起了心仪已久的农家乐。宽敞明亮的厨房里,电灶、电冰箱、消毒柜、油烟机等用电设备一应俱全。

特色可口的菜品、干净整洁的环境,让英措家的生意越做越好。他们不仅摆脱了贫困,更在致富的路上阔步前行。

美好的生活得益于易地搬迁的好政策,也来自乡村电气化改造的加持。

为助推贫困地区电网提档升级,国网青海电力在先后建成玉树联网工程、果洛联网工程,实施村村通动力电工程的基础上,于年至年,再投资86.34亿元,实施“三区三州”电网建设工程。3年间,全面解决了青海省内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个深度贫困村、个易地扶贫搬迁村的用电问题。

04

青海海东市循化县是撒拉族的聚居区。当地有名的景点中,骆驼泉是很多游客的必去之地。

初春时节,便有三三两两的游客来到景区内驻足流连、拍照留念。

骆驼泉不仅是青海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更是集旅游观光、民俗体验于一体的景区。但是,景区和附近的村民长期使用煤、柴薪等作为主要生活能源,不仅污染环境,也给文物保护带来了挑战。

年,国网青海电力联合当地政府共同推进骆驼泉全电景区项目改造,在景区内安装了30盏太阳能路灯,对大殿和藏经阁全部进行了电采暖改造……骆驼泉景区成为青海省首个全电景区。

如今,当地的环境好了,景区的游客更多了,也带动了周边农家乐等餐饮项目的发展。

据了解,

截至年底,

国网青海电力累计推广实施

电能替代重点项目个,

完成替代电量亿千瓦时,

相当于减少燃煤消耗.5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万吨。

如今,“三江源”的天更蓝了,山更青了,水更净了。

在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下,濒临绝种的雪豹、荒漠猫也常常出来“遛弯”了。

清洁电能,为大美青海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15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