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扛过南方冬天的魔法攻击,就是牛人

南方人和北方人对冬天感受的差异,排名第一的是“下雪”。大学里每次下雪的时候,都是南方人在看雪,北方人在看南方人。

而在南北方人感受的差异中,能够和“下雪”并列第一的,就是“暖气”。每个在冬季斗胆踏足秦岭淮河以南的北方人,都深有感受——南方怎么会这么冷冷冷冷冷啊?

没错,很少下雪的南方,却也的的确确是一片苦寒之地。

苦,苦在无福享受集中供暖;寒,寒在湿冷能够穿透层层冬衣,直击南方人的心。

南方人会被北方的气温吓到:

我们这边5℃,已经冷的够呛了,北方都已经零下10℃了,那人类还能生存么?

北方人来到南方,发现这才叫冷:

特别是晚上睡觉,哪里有温暖的被窝,根本是钻进一个冰窟窿。

南方的冷,确实是魔法攻击

每年冬天,没暖气的南方人面对有暖气的北方人,想必是深刻领会了“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在南方上过的学的人都知道,到了冬天,上课都成了一个极为艰巨的挑战。

寒意不断从墙缝往教室里窜,而你,身体蜷缩,一手藏在袖子里,另一只写字的手被迫暴露在外,只好戴着手套,尽量少记笔记。

课间必须争分夺秒跑去接热水,为的是能捧着杯子当作暖手宝。写上几个字,就要拿出水杯温暖一下僵硬的双手。

冬天热水才能救命

冬天从外面回到家里,是北方人一天最放松的时刻,却是南方人受苦的开始。

没有暖气也没有电热器的房间里,羽绒服是南方人的室内标配。但是羽绒服再厚也没法拯救冻得发麻的手脚,于是用热水泡脚,就成了南方人的基础的御寒操作。

为了暖手暖脚,部分南方人甚至已经“丧心病狂”,不惜把猫星人的肚子当作取暖源:

“猫牌”暖手宝,南方的猫还有这种神奇的用途

辛苦了一天,钻进被窝就能得到幸福了吗?不——如果没有电热毯,至少要半个小时才能让脚加热到舒适的温度。睡前如果不把被窝拉高盖过鼻子,吸入的室内寒冷空气包你一夜难眠。

南方,本来就潮湿多雨。特别是到了冬季。阴雨连绵不绝,不是大雨,而是那种温柔无比的毛毛细雨,但是杀伤力尤其巨大。

寒气和湿气,像蚂蚁围城一样,从外到内,全方位地进行攻击和渗透,让你无所遁形,每个毛孔无不感到丝丝寒意的入侵和渗透。

比夏天喝雪碧,冰爽,透心凉的感觉,更甚。冬天的被子,也是被湿冷的空气浸润得发潮,永远也不会干燥一样。要用身体的体温,把它给烘干了,温暖了。

晚上,如果没有热水袋,或者提前泡个热水脚助暖的话,基本就要像河南豫剧里演的那个卷席筒一样,把自己卷得像蝉蛹一样,一圈一圈地包裹严实了。没有个把小时,冷的根本无法入睡。

睡觉,在北方有暖气的屋子,基本都要拖了衣服穿个睡衣或者就直接穿背心短裤就钻入温暖的被窝了。在南方,你敢脱光睡吗?每次钻入被窝都是要做个心理预备的。

北方冬季寒冷,为了御寒保暖,基本都是门窗紧闭,防止冷空气进入。现在新装修的房子,连窗户玻璃都是双层保暖设计。

而南方,除了大风天气,基本没有关窗户的习惯,一年四季都不例外。即使是气温到了零下也是照旧。所以,北方的同学经常会为晚上睡觉关窗户而产生争论,甚至发生争吵打架等不愉快事件。

早晨起来,发现睡了一晚上,被窝还是冰的,没有焐热。哎,那感觉,就像一直在冰窖里面睡觉似的。睡了个假觉。真的是太难受了,没有一点成就感,满满的挫败感。所以,起床,也是件需要做深刻的思想斗争的事情。

同样的温度,南方会更冷

南方人,明明最低气温还有零上十度,却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秋裤。

这是因为,天气预报里的温度,和体感温度是不一样的。

首先,感觉冷,皮肤与外界温差,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散热效率。问题来了,人类核心体温大约是37℃。

但是,如果气温到达37℃,就会感觉非常炎热了,这是为什么呢?

空气温度:25℃-28℃测体温37℃,无论是口表、腋表,测的都是核心体温。人体会不断散热,所以体表的温度会远低于核心体温。

体表舒适温度,一般在21℃-28℃之间,这也就是我们常常调节空调的温度,这个体感的舒适温度和每个人的代谢速度也相关。一般来说,胖子会怕热一点,瘦子会怕冷一点。

有人甚至把习惯的空调温度,作为择偶的标准。

水的温度:28-33℃水的超强散热效率,会迅速带走体温,所以在游泳池里21℃的水,我们会觉得非常冷。差不多要28-33℃才会觉得可以接受。

37℃以上泡澡才会觉得舒服。但是冲澡的时候,流动的水,散热更快,水温需要在40℃以上,才会不觉得冷。

看到这里,相信你已经懂了,在温度相同的时候,冷不冷,关键看——散热效率。

南方湿冷的空气中水分含量大,散热效率高。身体发出的热量很快就会被传导到空气中散发掉,衣服穿再多效果也不明显。

干燥的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北方的冬天就算穿的不是很多也足够保证身体散发的热量可以维持温度,只是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比南方更冷罢了。

同样温度的情况下,肯定是南方冷。南方湿冷的5℃,会冷过北方干燥的0℃。

冷不冷,得看室内温度!

问题来了,南方一般0℃就最低了,北方可能会给你来个零下20℃。这时候,温差20℃,就不能光看湿度了,也不能看气温。

人们在室内待得时间更长,看的是——室内温度。

北方,保暖设备完善,只要减少户外活动的时间,就不会觉得冷。然而现代人,户外活动就是越来越短。

南方,虽然户外温度不低,但是室内温度低,就会造成回家一点也不暖和的感觉。

家作为温暖的港湾,回家一点都不暖,真是让人寒心……

此外就是保暖设备的问题!

南方的室内是冰窖

走在南方冬天的街上,你可能觉得自己还能行,甚至还有一种天气不错的错觉。但是回到屋里,冰凉的现实会给你一个教训。

没有了暖气的加持,南方的室内简直就是冰窖。

年12月26日,天津,孩子冬日在室内着半袖打羽毛球,舒适又惬意。没有暖气的南方孩子可享受不到

一项对户南方家庭的调查发现,半数家庭只能靠空调来对抗冬天的寒冷,但遗憾的是,用户对这类空调的制暖效果认可度并不够高。

被认为供暖能力最强劲的中央空调,在南方地区是一种奢侈的享受,仅在5.3%的家庭中落了户。

常被人忽视的是,没有暖气不仅让南方屋里变冷,还会让房子受到冷气的内外夹攻。

南方的冬天室内如果不采暖,窗户和外墙的内侧太冷,水分子就会在这些表面凝结起来。就和人身上的衣服一个原理,结露后的建筑就像南方人潮湿的衣服,导热性能变强,保温性能也就变差了。

遗憾的是,提高室内温度,在南方不是靠供暖就能解决的。哪怕是能够承担增设暖气的费用,南方同胞们也很难享受到和北方室内并肩的暖。

这是因为,南方房屋在最初的设计上,保暖性能就已经输给了北方。

年1月9日,江西婺源县某中学,南方阳台设计一般多为开放式,不利于于保暖

北京民宅,阳台设计多为封闭式,有利于保暖

总体而言,区分严寒、寒冷两地区和其他地区冬季保温要求的线,和区分是否集中供暖的秦岭淮河线,非常相近。

所以论室内温度,南方从一开始就输了。广大南方地区的建筑设计,主要功能就不是为了保温的,甚至是为了散热服务。

就拿最简单的玻璃窗来说,北方多见双层玻璃窗,而南方则是单层。有研究者通过计算,发现比起单层玻璃窗,双层玻璃窗的热量损失要少至少97%。

这是因为双层玻璃窗之间是空气或隔热性更好的惰性气体,气体在两扇玻璃之间流动性差,因此能够减少对流引起的热量损失,起到保温效果。

年,上海,一名妇女在擦窗户,单层窗相对双层窗保暖性大打折扣

南方的墙体也比北方更薄,常见的墙体厚度为mm,也就是一块标准砖的厚度,而在北方则一般厚达mm。

更惨的是,根据江亿院士的采访资料,南方的建筑窗子薄、墙体薄、散热快也就算了,气密性还不好,容易漏风,对室内保温非常不利。

所以说,在南方,冬天的寒意才是真真正正逃无可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193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