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旗舰店外,南极人为何还有各种电商专

        

时值冬日,消费者王小姐在某电商平台买了一件南极人牌的羽绒服,收到货品后却发现货不对板,与店家沟通无果只能选择去黑猫平台上投诉。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南极人的各类投诉事件近件,涉及虚假宣传、货不对板、质量问题等。

消费者如果搜索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会发现除了南极人官方旗舰店外,还充斥着大量的南极人专卖店,如南极人淘朗专卖店、南京人悠选专卖店、南极人杜尚专卖店等等。人们困惑于哪个是“真的”,但也许这些店卖的都是“正品”,只是大大小小的店铺销售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南极人做的是“卖吊牌”的生意。而不只是南极人,诸如恒源祥、金利来、皮尔卡丹、浪莎、同仁堂等企业也在做类似的生意。

“这种模式非常轻,无需重资产投入。”鞋服行业独立分析师程伟雄向记者分析称,“企业充分利用本土供应链优势,从生产端直接贴牌对接消费市场。

对于一些企业来说,“卖吊牌”在早年高速发展期时也确实是一门好生意。但在高速无节制的扩张后,如今这些企业遭遇了瓶颈:产品质量难把控、消费者投诉不断、售后如何维护以及品牌美誉度的消耗都在挑战品牌管理能力甚至威胁了企业后续的生存。

正如程伟雄所言,“这种模式缺陷就是品牌的美誉度随着授权品牌品类广泛覆盖,售后和品质管控上无法保障,带给消费者的体验感在递减,长期持续下去品牌力将受损。”

如何平衡、解决这些问题,是品牌和它的合作商需要考虑的。

轻装上阵“卖吊牌”

都说南极人是近些年来国内企业里“卖吊牌”最成功的的企业。

年,这家公司借壳上市,摇身一变成南极电商(.sz)。这是南极人的转折点。之后,南极人砍掉了所有的生产线,卖掉了所有的工厂;只专注于品牌建设,提供增值服务,彻底走上了品牌授权的“轻”商业模式。

作为传统的制造业,轻装上阵后的南极人的转型不可谓不成功。数据显示,借壳上市后的南极电商业绩持续增长,从年到年,公司营业收入翻了8倍,达到了近40亿元。年,南极电商的营收和净利分别创下39.07亿元和12.06亿元的新高。在当年的财报中,公司方面称,“受益于年营收中毛利率较高的品牌综合服务费收入大幅增加,营收利润保持了超过33.26%的增幅。”

但在年的一次股东大会上,南极人的创始人张玉祥对外解释,“南极电商不是卖吊牌的”。“我当时提出南极(电商)共同体,就是认为制造业过剩,服务也不够,因为中小企业建立不了品牌,没有研发、制造、数据、财务、法务等高级人才,而南极电商可以免费提供。”张玉祥希望能解决制造过剩的问题,为供应链端服务。“工厂或经销商和我们合作,领了10万元标(品牌授权),卖不掉可以退给我,我们没有保底(销售)。”

张玉祥表示,除了品牌授权,南极电商还为客户提供数字化管理等服务。

这块儿业务指的是年9月,南极电商以9.56亿元收购互联网营销公司时间互联全部股权。

南极电商的财报显示,其业务板块主要涉及的是品牌综合服务业务及经销商品牌授权服务业务(即向经销商提供品牌授权及综合服务,分别收取品牌综合服务费、经销商品牌授权费)、移动互联网营销业务等几块业务。按照主营收入来看,移动互联网营销业务才是公司营收业务的大头。以年、年的业绩为例,其移动互联网营销业务占比为约62%、66%,但毛利率仅为7.5%、6.89%。相对来看,前两块儿综合服务、授权业务的占比加起来约为33%、28%,毛利率却均超过90%。网上有评价戏谑,南极人卖吊牌的利润甚至赢过了茅台。

对于外界的质疑,年,南极电商董事、副总经理沈晨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时间互联本质上是移动互联网广告公司,广告代理行业就是高收入、低毛利,与品牌授权业务高毛利不具有可比性,这是由不同的经营模式和行业决定的。

南极人最早以保暖内衣起家,不过如今在电商平台上搜索就会发现,足浴盆、纸尿裤、护腰带、汽车坐垫、电热毯等都挂上了南极人的牌子。按照公司自己的说法,品牌目前覆盖60多个产品品类,常年在内衣、家纺、女装、童装等类目主流电商平台上保持销量第一。因此,被网友戏称,“万物皆可南极人”。

张玉祥曾说,其贴牌路线,“基本参照恒源祥模式”。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年,恒源祥开始探索联合体模式。位于无锡藕塘的绒线厂最先拿到恒源祥的授权,它生产的绒线使用恒源祥的标志,利润分恒源祥一半。到年,恒源祥已经发展了近百家上游工厂和两万多个下游经销网点,当年营业额3亿,其中收取的商标使用费就高达2.66亿,占到了公司收入的80%以上。

业内人士对于这样的生意模式见怪不怪。在知乎上,一些行业从业人士普及最简单的判断方法是,“在天猫搜索你要买的品牌,看店铺数量,如果这个品牌有大量的授权店铺,比如什么专营店,专卖店,各种店,基本都是卖吊牌的。因为品牌方没有任何成本,所以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就是无限授权,品类也没有限制。”

追溯起来,“卖吊牌”这样的生意模式其实是个舶来品。“卖吊牌的鼻祖是欧美企业。”程伟雄告诉记者,品牌授权模式最早在中国市场推进的有金利来、皮尔卡丹、恒源祥、南极人等品牌,“其实前述南极人等品牌都做得很成功,特别在中国在线市场挣得瓶满钵满。一般愿意卖吊牌做授权的品牌都具备一定的知名度。”

卖吊牌是行业俗称,更为官方规范的叫法则是品牌授权。在国内被授权商市场方面,年,我国已经开展授权业务的被授权商主要集中在玩具游艺、服装饰品、食品饮料、礼品纪念品、文具办公、电子数码、家居家纺等各个行业,更多商品生产企业开始进行ip授权合作。

《中国品牌授权行业发展白皮书》显示,ip的知名度和影响力、ip当下的活跃度和热度、ip与产品的受众和调性匹配程度是被授权商对ip的首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13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