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取暖,防低温伤害

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news.html

进入冬季之后

市医院烧伤整形科

几乎每周都有“低温烫伤”的患者前来就诊

(资料图)

我们习惯性用来保暖的神器

“暖宝宝”

有时候竟然是损伤我们身体的“温暖炸弹”!

实验:培根夹在两片暖宝宝中,2小时后,全都熟了,油脂都流出来了。(来源:网络)

什么是低温烫伤?

天气变冷时,很多人睡觉时会在被窝里放上一个热水袋,进入深度睡眠后,由于皮肤对温度不敏感,长期“粘”在热水袋上,不变换位置,醒来后就发现水泡,这样的烫伤就是“低温烫伤”。

据了解

低温烫伤表面看起来并不严重

烫伤处虽然看起来可能才指甲盖那么大

但是里面的深度会很深

当皮肤接触44℃以上的物体时

只要一二十秒就会被烫伤

这种烫伤大部分属于三度烫伤

普通烫伤一般半个月能好

但三度烫伤无法自己愈合

如果不及时治疗损伤会继续往里走

虽然创面只表现为一小块皮肤发红

但里面的化脓可能会越来越深

需要专业的烧伤科医生才能处理

浙江一名18个月大的男孩

被热水袋烫出多个大水泡

一位女士被热水袋烫了一下

才一元硬币大小创面

竟然严重到要植皮!

一分钟教你预防低温烫伤

01:15

如何降低低温烫伤风险?

冬天可能产生低温烫伤的致热源有电热毯、暖气片、热水袋和暖宝宝等,从源头上预防可有效降低低温烫伤的风险。

1.电热毯

如果用电热毯,温度不要设得过高,也不要整夜使用,推荐使用能控温控时的电热毯。

2.暖气片

最好避免直接接触暖气片,也不要长时间地贴近暖气片。

3.热水袋

在使用热水袋取暖时,不能直接接触皮肤,外面可以裹上一层毛巾之类的东西。另外,使用热水袋的时间不要过长,尽量不要整夜将热水袋置于被窝内。

需要特别注意的人群

◆老年人群:肢体感觉迟钝,容易出现低温烫伤。

◆活动不便的病人:比如脑梗塞,脑血栓,瘫痪在床的病人,这类人群遇到危险时,自己没有办法躲避,也容易被低温烫伤。

◆糖尿病患者:该类患者肢体远端的血运比较差,而且大多数晚期患者往往有一肢体远端感觉障碍,肢体比较麻木,也容易被低温烫伤。

◆醉酒和极度疲劳人群

◆孕妇和婴幼儿

发生低温烫伤怎么办?

在应对烫伤情况时

我们要牢记

“冲、脱、泡、盖、送”

五大急救步骤

立即脱离热源,用流动的冷水冲洗伤面,降低伤面温度,减轻高温进一步渗透所造成的组织损伤加重。冲的时间越早越好。

冲洗后,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时可以用剪刀剪开衣服,并保留粘住的部分,尽量避免将水泡弄破。千万不要强行剥去衣物。

对于疼痛明显者可持续浸泡在冷水中10-30分钟。此时,主要作用是缓解疼痛。

使用干净或无菌的纱布或棉质的布类覆盖于伤口,并加以固定。对于面部烧伤者,宜采用坐姿或半卧位姿势,将清洁无菌的布在口、鼻、眼、耳等部位剪洞后盖在面部。

送医就诊,寻求医生的救助。Ⅰ度烫伤(烫伤的皮肤发红、不起水泡,表面干燥,2~3天后烫伤皮肤颜色逐渐消退,皮肤脱屑,三五天即可痊愈,一般不留疤痕)可在家处理。Ⅱ度以上的烫伤(经冷却治疗一定时间后,仍疼痛难受且伤处长起水泡)医院处理。

注意!这些“偏方”不可信

孩子被烫伤,有的家长会给孩子涂酱油、抹牙膏。殊不知,这么做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雪上加霜。因为在创面涂抹这些物质不但会增加创面感染的机会和增加就医时处理的难度,还会影响医生对烧伤深度的观察和判断。

重要提醒

低温烫伤的表现是皮肤出现红肿、水疱、脱皮或者发白的现象,面积往往不大。对于这种中小面积烫伤,正确处理方式是立即用自来水冲淋创面或将创面浸入冷水中(15~20℃),或用冷水浸湿的毛巾、纱垫等敷于创面。

冷疗的时间通常为30分钟至数小时。冷疗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水疱皮,避免疱皮撕脱造成创面裸露、加深、感染。

不要在创面上涂抹草药、药膏、紫药水、红药水、酱油、色拉油、牙膏等,此类物品可能会造成伤口细菌感染、加重烧伤深度,也会影响医生对伤情的判断。

按照上述正确的急救方法处理好创面后,医院接受治疗。

来源:阜阳新闻综合频道国家应急广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2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