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援日记在武汉感受爱与暖浙江日报
武汉,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当中最为艰苦的战场。
一批批有血性的医务工作者,逆行而往,向死而生,在一次次嘹亮的集结号中,义无反顾,前赴后继,用生命守卫生命。这里,我们选录一些医务工作者的手记,他们的文字蕴含着坚强与希望的赞歌,堪称天籁。
我看过凌晨4时的武汉
陈智娟,医院呼吸科主管护师
武汉的夜凉,人静,夜班的我仍湿透了一身衣服,换完衣服,站在门诊门口,仰望星空,隐隐约约看到有丝亮光隐藏在黑暗中。同组的小伙子鹏飞突然感叹地问我:“大智姐,你看过凌晨4点的洛杉矶吗?”我说:“没有,但是我看过凌晨4时的武汉。”
因为科比的努力,大家都想看看凌晨4时的洛杉矶。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大家会记住凌晨4点的武汉,它在祖国的环抱中正慢慢苏醒。
此时病房里搭班的武汉小护士的声音回荡在耳边,“我到现在都觉得我是在做梦,真想疫情快点过去,我想回家。”我感受到了她的无助和害怕,很想抱抱她,但是穿着防护服的我还是忍住了。我拍了拍她瘦小的肩膀,她回了我一个微笑,说,“加油!”我也笑了。
其实这是我第一次来武汉。之前和爱人一直在商量寒暑假时,带上儿子,逛逛武汉繁华的街,赏赏武汉飞舞的樱花,尝尝闻名的热干面和鸭脖,但是没想到,我是以这样的方式来武汉。在夜班车上,同事问我:“大智老师,你还会来武汉吗?”
会啊,当然会来。这么多人一起战斗过、付出过的地方,我要回来看看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街头;看看摘掉口罩、有说有笑的人们;看看武汉大学漫天飞舞的樱花。
春天会如期而至,每个人都可以回家。下次来武汉,我要约这个小姑娘去武汉看最美的樱花。
说得最多的是谢谢
陈依琳,浙江大学医院肛肠外科护士
今天,我顺利完成了在武汉重症病区的第一个夜班。
武汉的冰雪还未消融,夜间冷极了,可武汉当地的司机师傅在深夜放弃休息时间,医院。
当得知我们来自浙江杭州,今夜是第一次值夜班时,这位热心善良的司机为大家唱了一首歌,浑厚的歌声瞬间温暖了整个车厢。
好奇之下,我询问他家人可好?他的回答却让我们在场的每个人都泪目了:他母亲因为年纪大,不久前离开了,医院隔离病房无法探视,妻儿远在郊区。
孤独笼罩着他,但当得知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义无反顾援鄂,这位大哥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志愿者队伍,为医护人员提供帮助。
“谢谢你们,谢谢浙江的医生护士!”司机大哥说。
来武汉这几天,我们听到最多的、自己说得最多的也是“感谢”。爱与理解,在武汉的街头,传递着。
犹记得,抵达武汉的第一天,我们不断接收着武汉市政府和人民捐赠给我们的物资。而这些贵重之物,许多都是他们日夜奔忙,跑遍整个武汉超市为我们买到的。
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一位女士忙碌一整天滴水未进,最后实在是饿得头晕,忍不住吃了一小块巧克力。她还跟我们说对不起,实在是饿得太难过了。
当时,我听了瞬间潸然泪下,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武汉下雪后,他们怕我们冷,还给我们送油汀和电热毯,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这些累积的爱,让我愈发坚定,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对战病魔,战胜疫情,共渡难关。
医院,从穿上防护服到脱下防护服,这4个小时既短暂又漫长。第一次入隔离病房的我,有点紧张。但当我看到患者,我心中的忐忑瞬间释然。
我接触的第一位患者是一位约60岁的阿姨。我见她未入睡,刚想询问她可好的时候,她先问候我:姑娘,你们从浙江来帮助我们,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这里艰苦,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啊!
话未说完,我的护目镜前突然一片模糊,我哽咽了。“阿姨,放心、宽心,相信我们,相信一切很快就会好起来,请一定要好好休息!”
为阿姨完成所有护理操作,当准备离开房间时,阿姨起身向我鞠躬致谢。护目镜内的湿气实在是有点重,但是我脚下的步伐、内心的信念却越加坚定了。
最好最美的礼物
李霞,医院胃肠肛外科护士
2月14日,我在病房里给一个80多岁高龄的老太太拔留置针,老太太有点抑郁,情绪看起来也非常焦虑。
拔针前我用手握住她的手,想让她平静下来。我告诉她,请她放心,我们来自浙江杭州,我们受过专业的训练,有信心有能力保护她,只要我们在,她就在!为了缓解她的焦虑,我开始和她聊起了家常。
我问起她对杭州的印象,她说好多年前去过杭州,当时觉得风景特别美,杭州人特别热情,我告诉她现在的杭州风景更美,交通更便利,杭州人还是一样的热情,我还邀请她等病好了有机会一定再来杭州,我给她做向导,老太太笑着连连说好。
在感觉她平静许多之后,我开始为她拔除留置针,拔针前我告诉她拔针的时候会有点疼,请她忍耐一下。拔完针,当我要离开的时候,老人家叫住了我说:“李霞,谢谢你!”说完便朝着我深深地一鞠躬。那一刻,我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为了不影响防护目镜的效果,我极力忍住并抬起下巴防止泪水落下,我也郑重地说了一声:“谢谢,奶奶,我爱你!”这是我收到过的最好最美的礼物,这一声我爱你,敬所有我们的患者,也敬为疫情奉献的人们。
风雪之后,天必晴好
余娅娟,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
今天上的是20时到24时的班。昨天还是大雪纷飞,今天就艳阳高照了,心情也跟着阳光一样明媚。
更令我开心的是,16床的患者两次核酸检测都是阴性,马上就可以出院了。他是我们医疗线上的战友,武汉本地的一位医生。
“我也是从医的,本身上班比较忙,比较累,一下班就想睡觉,所以睡眠比较好,我觉得心理状态对疾病的恢复很重要。这次住院,我总结了三点,一是心态要好,意志力一定要坚强;二是要好好吃饭,补充营养,好好休息,好好睡觉;三是氧疗很重要,使我逐渐纠正了缺氧。”他说,“要谢谢你们浙江医疗队,一线的人员真的太辛苦了!太谢谢你们了!”
医院,他还说隔离两周后要申请继续到抗疫一线,应该有抗体了,还可以去捐献血浆。听了这些,我感觉鼻子酸酸的,刚刚逃过了一劫,就想着要去救更多人的生命,这种大无畏的精神,真的很令人敬佩!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不用牵挂,不问归期
刘婷婷,浙中医大二院呼吸科护士
今天是2月14日,一个特殊的日子,用一份家书寄托我的思念。
23时的武汉冷风呼啸,就在刚刚还听到了两声春雷,或许是希望的声音。今天是我来武汉的第21天,从开始的崩溃到现在面对挑战的无所畏惧,这期间是一次次的历练。进入病房,我们的工作琐碎繁重。除了基本的医疗护理操作外,我们还需要负责所有患者的三餐饮食和生活起居,哪怕他们是二级护理,哪怕他们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满分。因为隔离病房的患者不能随意出门走动,家属也不能陪护,所以每位患者的饭都是护士亲手递上的。疾病会给部分患者带来焦虑,痛苦,甚至绝望,我们需要及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