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级清洁专家教你清除家中的病原灰尘

大家好!

欢迎来到“优雅妈妈悦读”,让阅读成就更好的自我!

我是阅读爱好者小雅。

这一讲,我们开始本期主题第二本书籍的分享——《家的扫除:这样打扫不生病》。

我们首先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这本书的作者是松本忠男先生,他是日本健康清扫协会的代表理事,医院负责医疗现场的卫生管理工作。

在年的时候出来独立创业,成立了普拉那公司,专门为医疗领域的相关企业提供卫生清洁方面的指导服务。

所以,从这本书的作者的背景,我们就能找到这本书的特色,它跟其他的清洁整理方面的书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这本书主要是从家里面的科学杀菌消毒的角度,教我们怎样来搞卫生。

我想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后,我们每个人都会对家里面怎样才能够科学的杀菌消毒更加的关心了,尤其是还有小宝宝的家庭。

这本书它比较薄,也比较小,里面还有许多的漫画,所以看起来是比较轻松的。

我们就只花一讲的时间,把这个里面的三个重要内容,给大家说清楚。

清扫的误区

第一个内容就是,它讲了我们平常清洁方式的存在的三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就是扬起灰尘式的清扫。

什么是扬起灰尘式的清扫呢?大家还记得我们小时候吗?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面,只要一搞大扫除,老师或者是父母就会教我们首先把窗户打开,然后拿着扫帚满屋子地扫,最后才让我们拖地。

作者告诉我们,这其实是不对的,因为家里面的灰尘分两种,一种是无害的灰尘,一种是病原灰尘。

像我们这种扫的灰尘到处都是的那种扬起灰尘式的清扫方式,就会弄得灰尘满屋子的跑,尤其会让那些病原灰尘到处乱窜,使得病菌散布到整个房间。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不要开窗,减少空气的流动,并且要尽可能轻轻地在灰尘沉积的那个局部的范围之内就将灰尘清扫干净,千万不要弄到到处都是。

第二个误区就是只有在年底大扫除的时候,才对家里面那些隐蔽的旮旯角落里面的灰尘进行清洁。

病原灰尘一般就是藏在我们家里面那些旮旯角落里面,由于沉寂了很长的时间,所以里面含有大量的细菌、霉菌、螨虫等等。

所以,为了健康,这些地方的灰尘最应该被及时的清除。

作者告诉我们,我们平日里的打扫重点,反而应该是这些旮旯角落里面,而不是那些宽敞的容易打扫的地方。

第三个误区就是轻视了灰尘的危害,甚至有的观念还会觉得灰尘能够增强抵抗力,最典型的就是那句话:“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预防疾病的科学清扫方式

好了,知道了这些误区,那到底该怎样打扫,才是预防疾病的科学的清扫方式呢?

作者告诉我们,我们要掌握两个规律,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到底该怎样进行清扫,哪里该重点进行清扫了。

第一条规律,就是灰尘的沉积与四个因素有关。

①气流,空气流动大的地方容易沉积灰尘。比如空调的滤网,排气扇的周围;

②静电,有静电的东西容易吸附灰尘,比如电视机的表面;

③湿度,湿度越大,灰尘就越容易滋生病菌,所以卫生间、厨房这些地方的灰尘就需要格外的警惕;

④引力,越轻的灰尘容易漂浮在房间的高处,而越重的灰尘则容易沉积在房间的地板的角落里,比如花粉和PM2.5就属于那种比较细小轻盈的灰尘,所以它们容易聚集在家里比较高的地方。

第二条规律就是,细菌的繁殖条件需要四样东西:水、养分、温度和湿度。

比如螨虫就容易在温度在20℃以上,湿度在60%以上的环境中繁殖。被子中的螨虫最多,所以多晒被子就容易祛除被子中的湿气,就可以抑制螨虫的滋生。

家里面的霉菌容易在温度20℃以上、湿度在80%以上的环境中滋生,所以浴室一般是家里面所有房间中霉菌孢子最多的,所以浴室的通风换气就格外的重要。

而厨房里的油腻污渍比较多,这些污渍容易招来蟑螂,而蟑螂身上有很多的毒性很强的细菌,所以去除厨房里面的油腻污渍就是防止“病从口入”的第一步。

各个房间的清扫重点

那么根据这两条规律,我们每个房间的清扫重点就是这样子的。

1、客厅

客厅最重要要清扫的就是沙发和茶几的周围,因为这个地方平时活动比较多,留下的食物残渣、脚底的污渍都很容易使细菌来繁殖。

第二个清扫的重点就是地毯,地毯的上面由于灰尘的沉积,这些灰尘就会成为螨虫的养料,所以导致螨虫的迅速繁殖,地毯的下面,由于湿气比较重,就会滋生大量的霉菌,所以作者建议每3个月就要对地毯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

第三个就是家电的周围,电视机和音响的周围容易沉积含有螨虫的灰尘,而加湿器的水箱容易繁殖细菌和霉菌。

第四个就是窗户周围,我们一般以为霉菌是在我们家里面产生的,但实际上它们最初是产生于土壤之中,霉菌孢子随着风进入我们的室内,带来室内的霉菌的一个产生,而且它特别容易付出在纱窗上面,所以打扫纱窗是很有必要的。

另外,纱窗的下面的卡槽里面容易沉积雨水,这些雨水很容易滋生黑色的霉菌,所以卡槽我们也要经常进行清洁。

2、卧室

卧室的打扫的重点首先是床上,因为我们睡过之后会留下身体上的皮脂,在皮脂多、湿气重的环境下,床上用品就会特别容易长螨虫,所以要多晒被子。

晒被子的时候,这个地方作者特别提醒我们,千万不要用力的去拍打棉被,因为用力的打被子,不仅会使被子的纤维受损,而且还会使螨虫的粪便到处乱飞,使得过敏原的数量反而会比原来没有晒之前增加两到三成。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用吸尘器吸掉表面的灰尘,或者是用手轻轻的拍打被子的表面,这样就可以了。

3、厨房

厨房的清扫首先是油烟机,这个大家容易理解,因为油和灰混在一起最容易长细菌。

第二个就是燃气灶的周围和燃气灶的下面,特别要注意食物残渣的清理,否则的话容易招来蟑螂。

第三个就是洗菜池的清理,因为水特别多,所以潮湿,容易长细菌,而且很容易形成水垢。

作者告诉我们,水垢中通常含有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的葡萄球菌,这些细菌都特别容易引起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

4、卫生间

卫生间打扫的时候,洗脸台要注意清除沉积的水垢以及溢水孔里面的那些黑色的霉菌。

在清扫马桶的时候,要注意清扫马桶的内部,不要将水溅出来,这样会造成马桶内部的细菌跑到马桶的外面来。

第三个就是要注意清扫卫生间的排水孔,里面有很多的脏东西一定要及时的清理。

第四个就是换气扇,换气扇的周围会沉积很多的灰尘,也要注意及时的清理。

最后就是注意洗浴用品,尤其是孩子洗澡的时候,那些玩具,都要及时的擦掉上面的灰尘,并且保持干燥,否则的话就很容易长绿脓杆菌,带来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

这些就是每个房间的清洁重点。

如何正确使用清洁剂和清洁工具

这本书的第三个重点就是,介绍了许多杀菌消毒用的清洁剂和清洁工具,在这个地方我就不一一的给大家介绍了,书中是用图片来说明的,我就将这些图片都附在我们的文本资料中,供大家自己查阅。

大家对照着图片和文字自己看,会比我说要更加的清晰易懂一些。

最后与大家一起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听完这本书之后,大家会不会有一个疑惑。平常那些宽敞容易打扫的地方都没有时间打扫?

听完这本书,还要把平常那些不容易打扫的旮旯角落都要打扫干净,这不是累死人吗?可能还有人得跳出来喊道,“恕臣妾做不到啊!”对不对?

我个人实践之后的体会是这样的,我不但没有觉得清扫任务量的增加,甚至会有减少的感觉,比如看这本书之前,我因为担心扫地机器人许多地方扫不到,就会每周自己用拖把把整个房间全部拖一遍。

但是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就明白,那些宽敞的地方天天走动其实是不会积灰的。有扫地机器人,每天扫一遍足够了,所以我每周就不再把整个房间全部拖一遍,而是将扫地机器人扫不到的角落,用吸尘器吸一下灰就行了。

还有就是以前我不太注意洗手间的通风,所以卫生间的东西稍不注意就长霉了,有时候一些霉很难去除,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来清除。

但现在我养成了每天洗澡之后就给洗手间通风的好习惯,卫生间的东西就很少长霉了。

另外就是有时候工作忙起来完成不了我们前面第一本书《10分钟扫除术》里面讲的那些所有的任务。

我就会根据这本书的两条规律,更有针对性的去完成任务,比如没时间晒被子,我就会打开电热毯来除湿;没有时间清洗水垢,我就会先倒点醋放在里面,等到下次用的时候,它就自己已经溶解了。

所以用了这本书的方法,我感觉并不是清洁的任务量总体增多了,而更多的是清洁方式的改变,而且是变得更加地科学,更加地高效了。

好了,这一讲我们就与大家分享到这里,在这一讲里面,我们主要与大家聊了我们平常清扫方式的误区,并且说了科学清扫方式的两条规律,以及每个房间的清扫的重点。

《家的扫除:这样打扫不生病》这本书我们就与大家分享到这里啦。

下一讲,我们开始本期主题的第三本书籍的分享《清扫的力量》,将清扫的活动上升到管理的风格和企业文化的高度。

优雅妈妈悦读,让阅读成就更好的自我!

我们下一讲再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92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