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80岁老人带自产农作物赶集,不图卖几
白癜风学术研讨会 http://news.39.net/bjzkhbzy/200718/8048375.html近日,作者到河南省嵩县一处集市上赶集采风,遇到一位老人,就带了一小袋山楂、几块皂角以及一把干艾草摆摊。老人蹲在行人中,还以为是在乞讨,于是走过去攀谈几句。老人卖东西没有定价,问他卖的东西多少钱,反说:“你说吧!”老人说东西卖了买几个馍就回家,当时看他穿的比较单薄,冻得蜷缩着身子,于是给他10块钱,让买碗热汤喝喝回家。作者到附近摊贩处买完东西,回过头已经找不到老人。作为一名摄影师,习惯性拍下询问老人的画面,老人称自己已经86岁,家住在沙沟附近的核桃树洼生产队。第二天,约上伙伴打算到老人家里看一看,然而找了两个乡、六七个村,都说没有这个组,没见过这个人。作者带着不足一分钟的视频,询问了巡警、派出所,由于没有问老人名字,也无法查询。中午时候,冒昧到当地敬老院咨询,一位大姐看了之后,确定认识老人的家人,不过是已经去世多年的哥哥,老人姓王,家应该是住在“河滩沟”。山沟里居住人口极少,岔路口无法问路,导航也不显示,只好在一条不算深的山沟里,分别丈量了每一条沟叉公路,最终打听到了老人的村子。在山村热情大妈的带领下,我们终于找到老人,正在住宅后面的地里摘豆角。种了2分红小豆,可能是种的晚,眼看就要下雪了,大多数豆荚还是青的。农村里上了岁数的人是闲不住的,尽管村里人劝他别种地了,老人还是说:“从小都种地,闲不住,觉得种点地怪美。”老人穿的还是前一天在集市上的衣服,上身里面一件薄毛衣,外面是坏了拉锁的夹克,最外面是一件棉袄,腿上只穿了一条单裤子。问他不冷吗,老人说:“不停干活,就不觉得冷了。”作者一行帮助老人摘完剩余的豆角,准备拉老人下坡回家,老人拒绝了,蹲在地上,滑了下来。老人说自己去地时候是跪着爬上去的,回来了坐地上,溜下来,人拉着,反而不胆大。大门,是一个堆满了杂物和农具的过道,仅容一人通过。右侧的墙上靠着很多竹梢,那是老人曾经制作竹扫把的剩余,据老人称以前会编竹筐,勒扫把,现在手没有劲,干不动了。“我六七岁的时候,牵着大牛,俺家大人在后面赶,来山上种地,我就拿根棍子,坐在地边上看牛。十来岁,担十八斤柴火,去城里卖,那时候的称是那种老称,一斤只怕顶现在二斤。老日(日本鬼子)来的时候,我去他们那儿装可怜要饭……俺原来不是这个村子的,大队成立林业队,俺村的人都迁出来了,我分到了这儿……”老人的双手很粗糙,关节上面的老茧很大,看得出是出过大力的人。上房的门口扔着老人前一天在集市上摆摊的物品,老人说:“咱这儿没车,得走五六里,走到沟口,才有往县城去的车。正常坐一回是两块钱,也有的人问我要三块。多了拿不动,去赶集都拿不多,有时候能卖完,大多时候都卖不了,卖不了重拿回来。”根据老人的说法:一共兄弟五个,他是老四,还有老五兄弟在世,现在住的是别人家的房子。从村民处得知,当年他借住在这个村子一户人家,共同盖了房子,房主人住上房,他住侧面厦子,现在房主人在城里买了房子,就剩他一个人在这儿了。村委把废弃了的小学改造了一下,让他和另外几位没有子女的老人下山去住,王大伯暂时还没有搬下去。现在,老人一个人住在上房,屋里地上堆着大堆的玉米,房门只能推开一条小缝,勉强挤进去一个人。老人说自己没有剥玉米的机器,也不想向人借,只好先扔在那里,闲了剥一点。把玉米往里面拢了拢,终于推开了房门,里面同样堆满了各种废旧物品。老人说他认识县城里一个蛋糕店老板,关系还不错,人家用完的油壶,他都拿了回来,有二十多个。问他怎么不直接在城里卖掉,老人说:“你不知道,拿回来时候,是一个两个拿的,这是慢慢攒这么多了。”老人享受五保户待遇,原本可以到敬老院去,老人说什么也不去,还说:“要去我早就去了,现在就是住石窑、谁大树底下也不去。”老人听力很好,唯独视力不算很好,村里给他送了电视机,可能还没有打开过一次。推开里间的门,把作者吓了一跳,门口地上堆着一床被褥。老人说自己喜欢在地上睡,不喜欢睡床上,现在地上也没有湿气,比在床上暖和。来之前,作者已经准备好了皮尺,测量老人的裤腰、裤长,以便于给老人购买衣服。老人却连说不要,称自己有穿不完的衣服。因为自己不会蒸馒头,以前在县城给人干活,都是买的,现在老了,跑不动了,谁来看他,就捎点馍就行了。老人说自己一顿能吃两个热馒头,吃干面条、馒头也不用喝水。同伴在侧面屋子里见到很多旧衣服,有不少都是穿脏的不能要了,直接扔在地上,一些小家鼠在旧衣服堆里做窝。村民告诉作者:几天前,还有人开车送来一大包衣服。老人也提着塑料袋给我们看,说自己除了买馍,别的也不花钱,打火机、挂面、大米,买一次用好长时间,就馍费。因为从小没吃饱过,现在条件好了,还是喜欢吃馍。厨房的灶台看起来就不像有人居住的地方,灶台上落满了灰,锅里盖着一碗黑乎乎的玉米饭。问老人做的是什么饭,他说是玉米糁煮的小红豆,可好喝了……第一次来是抱着一种核实了解的目的来的,没有带太多东西,老人最喜欢的竟然还是馒头。后来联系上当地村干部,村干部告诉作者:“老人不愿意去敬老院,且有监护人(应该就是居住院子的主人),属于散养五保老人。对于这类老人,原来小学改造的房子早就准备好了,也上来给他说过,给他的监护人也通知过。还没有下去,不知道什么原因。”老人的邻居是一位退休老教师,得知我们来看望王大伯,非要拉回家坐一会儿,对我们说:“他家里啥都没有,就一个人,你们能来看他,我们都很感激。去咱家,哪怕喝一碗鸡蛋茶,吃一块烤红薯,我们心里也是得劲的……”走的时候,老人追了出来,说要看看我们的车,记住人,下一回来了就认得了……视频:郭寒摄影:王怀卓编辑:韩延昭
上一篇文章: 公司长虹美菱下属合肥长虹美菱生活电 下一篇文章: 低温烫伤高发期,只因用了这个东西,快看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6102.html